主要病因
环境因素
温差过大:昼夜温差、季节交替时易发。
潮湿、通风不良:羊舍内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,损害呼吸道黏膜。
拥挤:饲养密度过大。
应激:长途运输、惊吓、断奶、混群、营养不良等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。
感染性疾病
管理疏漏
饲料更换(如从青草转为秸秆)可能导致
大多数情况下,羊肺炎是环境应激因素导致羊体抵抗力下降,从而使体内潜伏的病原体(如巴氏杆菌)或外来病原体乘虚而入,引发疾病。
防治措施
1. 加强饲养管理
改善环境:保持羊舍干燥、清洁、通风良好,但同时要避免“贼风”直吹,做好保暖工作。
降低密度:避免过度拥挤。
减少应激:在转群、运输、断奶等前后,适当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
2. 药物预防
在疾病高发季节或出现应激时,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广谱抗生素(如土霉素、氟苯尼考)或中药制剂(如麻杏石甘散)进行预防,但需注意轮换用药和休药期。
3. 疫苗接种
针对当地流行最严重的病原进行免疫。例如,在支原体肺炎高发地区,接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;在巴氏杆菌病高发地区,接种羊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。请咨询当地兽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。
一旦发现病羊,应立即隔离,并尽早治疗。
